相关知识产权服务

匠人唯有专注 方能成为大师

来源:权大师 2016.05.28发布 2514人已读

《百鸟朝凤》因制片人方励的一跪,唤起了大众对于文艺电影的关注与讨论。方励的情怀带来了票房的增长,很多人便由此发出了赞叹之声。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方励的倾情一跪,是不是已经背离了已故大师吴天明的初衷?


大众公认《百鸟朝凤》这一部电影是一部匠人之作,是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用尽毕生心血打造出的一部近乎艺术品的电影作品。而这部作品本身也是在描述传统唢呐艺人技艺失传的困境。既然处处离不开匠人,我们何不从匠人说起。

一部名为《寿司之神》的纪录片,让世界认识到了一位美食的匠人——小野二郎。

 


他创作的菜品却极为简单,只有19手握寿司加一个蛋卷。

 

 

 

手握寿司的流程极为简单,将饭团捏合成型,附上相应的鱼肉,然后最终捏合。

 

 

 


可靠着极为执着的专注,他用貌似平淡无奇的作品,征服了无数世界上顶级的厨师。

但一个人在这几个简单的工序里倾注了75年的心血,一切便都不再一样。

小野说,重复一件事情,使之更加精益求精,但永无止境。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巅峰是在哪里。

 

 

在一切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尽力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无论是态度还是人心都显得分外奢侈。古老的制造工艺在流失的同时,带给美食文化的则是不可逆转的某种损失。

而小野二郎却依然从最好的鱼贩子那里买鱼,从最好的虾贩子那里买虾,从最好的米贩子那里买米。从醋米的温度,到腌鱼的时间长短,再到按摩章鱼的力度,小野二郎都亲力亲为。

 

 


小野二郎曾说,“你必须要爱你的工作,你必须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敬业、严格、追求卓越的精神,成就了一代大师。

耄耋之年的小野二郎,在寿司之路上从未止步。

寿司之神的故事讲完了,我们回到吴天明,什么都不用再多说。


吴天明导演一生并不一帆风顺,他亲手带领西影人走上巅峰,却因坚守理念而流浪美国,靠卖饺子和出租录像带为生
。但他对于这些悲情的过往只是轻描淡写。

对他来说,最难过的事不是落魄美国,而是没有电影拍,那真是要了我的命了

对于一个导演,拍好电影,就是他的命。

 

 

小野说过: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72岁的吴天明导演在创作《百鸟朝凤》时,仍然亲自闭关一个半月逐字修改剧本,经常改到痛哭流涕。“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命把唢呐传承下去。”这句说的也是他自己。

当焦三爷在展示他所心爱的宝贝——唢呐时,眼神流露出的喜爱,绝不亚于一位男子在注视心爱姑娘时的爱恋。然而唢呐于他,不只是爱人,更是生命,甚至比生命更重要:身体虚弱时,他为无双镇的唢呐不能演奏而四处奔走;命悬一线时,他惦记的不是拿卖牛的钱治病,而是为徒弟置办一套新的唢呐……

 

91岁的小野二郎为了保护对于捏制寿司最为重要的双手,不工作的时候便永远带着手套,睡觉也不例外。

  极简的纯粹,是匠人作品的特征。伟大的匠人都是相似的:他们有着认真的态度,一心提升自己的技艺,固执、坚持己见,最后还要饱含热情,都是完美主义者。

寿司之神,只会专注于如何将寿司做得更好。

唢呐之王,只会专注于如何将唢呐吹得更好。

电影大师,只会专注于如何将电影拍得更好。

至于其他的,他们不想。

匠人与商人的区别在于,商人总是在寻求利润最大化,而匠人不在乎钱和成本,一切只为做到最好。方励做到最好,也只能是一个有情怀的商人,他并不懂得一代大师的匠人之心。

正如电影中焦三爷说的:“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电影,寿司,唢呐,对于匠人,是信仰。

小野二郎对着摄影师的镜头,安静地说:“我们不在乎钱,只想做出最美味的寿司。”

吴天明生前就说过这部片子不是拍给现在观众看的,而是给未来的人们看的。”他早就知道这部片子会成为当下市场的牺牲品,他想让影片留给历史评判。他在两毛钱一张电影票的年代,就创下过票房逾亿元的神话,知道哪些片子更能赢得市场,但这并不影响他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吴天明曾经说过“我这一辈子只会拍电影”,焦三爷和游天鸣也只会吹唢呐。电影和唢呐,都可以表达对这块土地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的态度。

焦三爷在太师椅上傲然谢幕,吴天明留下一部绝唱潇洒而去,小野一郎也必定会用一生追求寿司的极致。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倾注一生,只为一部红楼梦。

20142月,《百鸟朝凤》完成最后的制作,仅仅一个月后,吴天明导演离世。

“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但没人知道顶峰在哪里。”小野二郎仍然在追求。


匠人唯有专注,方能成为大师。

商标注册查询